三次循环•其二

能活着真好。

大部饮酒,新手操作,蹒跚上路。憾未慎终如始,一丝大意,紧急刹车,慌忙出错,砰!撞车,撞豪车,这边稀巴烂,那边大体无损。驾驶浩哥受唇伤,其余乘客小恙,本人小腿前部淤青,无碍。

事故并未随之终结,利益揪扯才刚开始。幸而事不关我,然同事一场,朝闻夕对,此中情义,能尽则进无需含糊。只道是近来我真是煞星一枚,去哪儿哪儿出事儿?生命无常,生死一线隔之毫厘。

这恐怕是我这一辈子最接近死亡的一刻——之一吧?上一次恐怕是二十几年前了,那次,我为了翻窗进家门,从二楼掉了下去,摔得遍体鳞伤,却自己忍痛爬起来,自己拖步走回来,坐在家门口,接着沉默并等待。

谁想到,这一坚强的等待,却等出了好几年的精彩经历和那段至今最可称道的快乐童年。不得不说,面对危险时的行为和态度,能看出关键性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给自己以最强烈的暗示——正所谓闪光灯记忆,构成了生命电影的关键几帧。

那一次,它暗示我:我是被眷顾的,我是坚强的,人是可以非常强大的。

但这一次,自己的思与行,却出奇平静、麻木。仿佛全程是个漠然的旁观者,小小虚惊,极少波澜,没有代入感。故事的另一半是回家途中,随车而行,明知娴熟的专业司机万无一失,却开始不停地闪现出碰碰车式的场景回放——从视觉到触感,倒退又快进,仿佛若不反复观察这个过程,就会漏掉某个细节似的。回家后,又担心起事故的定性、赔偿,人际和社会效益,不得不承认,生活中的质料和色彩,似乎是在这一刻被搅动出了波纹。而事故当前,却是台风眼般的平静。

由是我想到2008年的地震,面对生离死别、家破人亡,近在咫尺,却麻木和隔膜——困于城乡、虚实、雅俗的界限。我承认,至今的自己仍未曾有过丝毫 真心诚意 的祈祷、怜悯。似曾相识。彼此两回的生死经历,同样的麻木,恐怕也有同样的原因:生活未曾有彩色,对世界有心改变却无力参与。大学期间本有能力、可努力亡羊补牢,却没有明确计划(哪怕是做成对自己的一个成果),现如今,我能做点什么,来为生命的脆弱扭转变强尽绵薄之力?自己要强大,做一个独立顽强的城市猎人,此为其一;在身边的朋友、亲人遇到困难时,能为他们切实做到保护和照应,这本就是情义个中之义,最直接也最有效,此为其二。不逃避,恐怕也有这一层:不逃避和他人的情系,经营好爱和友谊。为此,我需要从横捭阖之术,三寸不烂之舌。

那从每天的精气神锻炼开始吧。早上7点起床,朗诵,拉练。

珍惜生命,从珍惜时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