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循环•廿一

昨天的婚礼行对自己习惯的冲击是巨大的。不过,冲击越大,说明自己改进的空间就越多,只要自己还肯扭转,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情。

不过,作为大喜大悲后的休整,今天的状态必然不会太好。只此一天吧,明天一定要马上进入状态。

险些就丢掉了最后一张底牌——记日记,算是投机取巧了一把。从今天起,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再出现了。每天至少15分钟,这不是闹着玩儿的。如果一天到了最后都不知道反思,那恶性循环就开始了,而一旦负面情绪开始积压,仅凭当日的理智来对抗整个剥离的心理世界,完全就是孤立无援,蚍蜉撼树。

今天就补上一些更深入的看法吧。

首先是行事风格的对比。看着小龙这样的处境,竟然都可以自信、自然地在成都生存,我不禁反思自己这些年究竟是如何在成都生活的——而这种生活方式无疑也带入了现在。害怕被认出,从来不关注当下的自我,总是做着逃避和单一的事情,这样的我,对比起来,果然还是没有扭转颓势啊。不错,经过快一个月的极简计划,能看到的巨大变化几乎没有。内心建构的世界总算春风吹又生,但贫瘠、脆弱,还经不起雨打风吹。工作和生活上的失控隐忧已经开始萌生,崩溃此去不远。

扫视朋友们的言行,自己又生自卑,但自己的问题,本身又包含自卑,所以,如果用自卑来鞭策自己的走向,只能是饮鸩止渴,引起更大反弹。

必须肯定,自己的计划,未来的理想,已经不存在路线之争,顶多因贪多求全、信念模糊的毛病而摇摆徘徊,停滞不前。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这条路走下去,但是,步子确实不能迈得太大,节奏应该有序,但又平均用力,寒暑不断,不要一曝十寒。这几天的状态下滑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突然加入了5个底线,各种原则难以兼顾,这样的所谓「底线」名存实亡,毫无意义,也称不上能提供什么动力了。在这里,我需要还是把5个底线重新缩减为两个简约有力的句子:

  • 每天写作半小时以上,绝不打折扣,绝不中断。
  • 每天 连续阅读 一小时以上,绝不用累积充抵,绝不中断。

以上两条有一条违反,则全部作废。

关于生活节奏的大问题,我还不敢确定。现在犹豫的是,我究竟是要用所谓100%精力去做一件事,先适应工作再丰富生活,分块推进;还是一部分时间工作,一部分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多点多模块生活?目前来开,至少后者的计划是很失败的。仅仅两种模块——工作和技术学习都是相互影响的(负面居多),别提其他了。但是,如果同一天100%精力都做同一件事,又是否会重复而疲倦导致效率低下,或是生活内容单一难以持续呢?直觉告诉我,两者都不完美,一定有第三种神来之笔的创新方案。其实,本质应该不在于生活内容的交互作用,而是,无论那种性质的活动,我都没有真真正正的投入感。我有的,只是逃避罢了。

要避免逃避,则不能太过于依赖电脑,这一点我已经满身血泪史了。所以,如果要给两条原则加上一个最终的保证,则是每天用电脑「冲浪」(纯输入)时间绝对不能超过一个小时。鉴于第二条原则才刚刚制定,所以这一条还是先不规定得太死了。目前阶段,就是用到电池没电为止吧。

要避免逃避,还要疯狂做投入性的事情。写作当然就算一样。何不借用写作来实现100%投入的一天呢?可行性可操作性都不弱。要不就明后天?OK,说定了。

总结今天:极简变2+1,用写作之形实现多模块独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