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循环•其十

今天是2014年第一天,如常,新的一年,除了心态和激情应该历久弥新,该坚持的一切当更无迟疑。

如此,坦诚面对自己内心,这个世界,我就不会孤独。自己应该懂自己,此为万里之始。

和朋友们重聚,重温自由、温馨、无戒心也无等级的生活。然而,我知道,这只在我想要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扁平却封闭的叙事,甚至是一种没有道理的停顿特写。拍电影绝无停留于某一镜头为始终,倘使是开端,则充满悬念,总有一刻掀起波澜;若是结局,则苍凉悠长,曾经沧海——都不算太坏,但决不要遍历中途。我还有更耀眼的未来,更斑斓的可能性,人生只一次,不应全自闭。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家海内——再可归故乡。

不过这压抑不住两种生活的对比——必须承认,现在的工作我是谈不上喜欢的。是缺乏成就感,是缺乏归属感,是缺乏自由,总之,每个维度都没有价值。工作也许都是这样,但剩下的人生我未曾放弃,我在试图改变,在重新建立习惯,在让自己强大独立,但也许最终还是被工作全面侵蚀,或是打破所有计划,沦为机器,沦为螺丝钉,工作和生活都对我没有激励。我怕的正式这种局面——我知道我的心不会磨灭,但我会逃避,会在除了相聚、怀旧和依赖之外麻木、如行尸走肉,如此,哪怕我人生并非全无光明,但十有八九的时间都没有意义,前瞻几十年,实在太过绝望。应当辞职?但我真的能保证新工作更合适自己?应当不断尝试新工作?这更加极端,也许能碰运气找到,但这种「适合」几乎可以说与我的可能性无关了,自己期盼的宁静、永恒、持续进步也不再可能。这样一想,自己现在的状态并非全无可取,至少给了我一个相对无扰的自我提高时间,相对集中的学习时间,也有相对优越的个人物质条件,扬长避短,不算太难——差的不就是那点归属感吗?这有何难,只要我多努力一点,重新聚集第叁区,做成自己早有构想的播客,再不断交流、学习中不断改变自我,不断思考和创造,自己一旦有了永恒的追求和专注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一定经验,逐步让自己的梦想越来越明亮清晰,最终盖过所谓的工作8小时,成为无足轻重的人生插曲——到那时,我的生活丰富程度,定然不可想象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的确需要自由,但这种欲望中的自由究竟是什么?我的意思是,在想自己控制自己生活节奏的表象之下本质是什么?我想,并非一时冲动想要的一切,也不是随意安排事务的节奏,说得不好听点,前者是自私,后者是懒惰。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自己的视野可以不受限制,自己想做到的事情,没有不合理的阻碍便能够去做到,而这个障碍,包括我自己。尤其是,那些非法的、不合理的阻碍并非存在,或是根本不是唯一问题的时候,我可以改变自己,从而净化一切。

具体来讲,今天来成都和朋友们一聚,一开始并非情愿。自己一个人,不希望打扰,平静安稳地度过一天短暂的假期,甚至是睡过一天,辛苦工作了好几个月的人谁不希望呢?但是,矛盾的内心中,有一个问题我是不可逃避的,那就是对未知的好奇,对新鲜的可能性的兴奋,这个兴奋,是自我六七月份突然没有升学和工作压力时重新找回的,而今却又渐行忘却了几个月。谁说在外面,在车上,在朋友的家中不可体验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呢?逃避和懒惰,始终是一切问题的重要因素。正如此刻,在小吕的家中,就着温暖的火炉,背景是喜欢的电影,坐在舒适的沙发,一身干净的衣物,大腿上电脑平放,惬意地敲打字符,这样的幸福又岂是在阴冷寂寞的家中伏案的舒适程度可比呢?

「美好在将来」啊。


最近的写作中流露出一个问题:日记写作往往缺乏深刻的思考,因为每天的生活不可能有太多可写的东西,而情绪的积压、情绪的压抑却与此不对称,写作动机倒不再是问题,但往往一泻千里,没逻辑地大段释放。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应该是在日记写作上态度更加坦诚,内容更多自省,而对于一个问题的严肃思考和情感表达,则应体现在更有目的、结构性的话题写作上。当然,每天一篇话题作文可能耗时过多,但通过几天的滚动修饰,完成一篇字数不多的精华小文应该不成问题。这就成为我的下一步调整计划吧。从明天开始,日记一事一议,最后理出大总结和明日展望即可,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精力留给《突然想》和《闲思集》吧。

自己功成名就,争取到自由、财富和爱的那一刻,再谈带给幸福和快乐于我的友人,才是维持永恒友谊的最可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