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循环•其四

几乎就要把今天的进度彻底放弃,然后明知道说「明天一早起来补上日记」就是自欺欺人,却也抵不住强大的焦虑感和由此而来的逃避。接着熟悉的一幕就会上演:一脸疲惫地晚起,别无选择地继续,甚至不如前一天的状态而浑浑噩噩渡过所谓的新一天。

不过好就好在这个「几乎」。当然,我知道,这样的概率实在太小,不过作为今天,毕竟,被我做到了。在即将磨过这几个小时的洋工之时,我似乎突然顿悟到了什么,即便强忍着冬夜的阴冷和苦寂,也重新起身开机,写下如斯的段落。

我只是觉得,从逻辑上讲,既然明天号称就是新的一天,那么有什么理由要替前一天写作呢?如果说一切家庭悲剧的开始,就是前一代的苦难留给这一代来承担的话,个体的人生悲剧同样遵循是这种父债子还的高利贷。

其实一天的日记要坚持下去并不难,有灵感,从哪里写起都行。即使如今天这般不痛快,也至少留给自己写一段话,那么十几分钟的时间。坚持,必然有起有伏,但过程却要永远延绵不绝。

当然。这不算得顿悟,不过是我此刻写作的由头罢了。真正值得用文字镌刻的,是我今晚在堕落边缘的挣扎中,无意得到的一个启示。

必须承认,自从上班以来,我的日子没有哪一天是真正快乐的。如果不用那些自欺欺人的大饼来安慰自己的话,可以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工作当然算得生活的一大部分,而且,工作的耗时耗力,工作的收入回报,也决定了它必然是生活质量的核心支撑)。当然,不喜欢是一方面,自己没有放弃努力和生活抗争,这也不假,但这份工作给我的业余生活带来的各种负能量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如昨天的日记所提到的,那些重复繁琐、毫无个性、枯燥乏味却又滥用人力的任务,对我简直算是身心的双向摧残。也许工作对我的最大好处在于,给我塑造了一个强制性的相对规律的作息习惯,但如果是这样的工作性质,也把这种好习惯带来的红利挥霍殆尽——很多天来,我都是被包裹在疲惫和压抑中回到家中的。本来日复一日的工作就让幸福感几近麻木,回到一个孤独的环境,让我搞创造性活动,虽然明知道有好处而且可以恢复一定的心智和精力,但要开始做这些事情,却仍需要一个平静开放的心理环境,在积聚了一整天的负能量裹挟下,真的能有所行动吗?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更大的焦虑、孤独、恐惧,除了逃避和自欺,很难有其他途径。这就是我业余时间低效,陷入逃避困境的根本原因。

说白了,这份负能量需要排出去,但我很少这么做。

如果说还有什么想得到的办法,就是休息,静坐,甚至睡觉。这些肯定是可行的,但这意味着要调整作息,其结果是逆了规律作息的初衷。对于冥想之类活动,没有过习惯,也很难无痛地启动。

于是,长期以来,无解。

但是,我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一个能调节心理节奏,能排解内心压抑的东西。

这就是音乐,或者说,是歌唱,有自己参与的音乐。

在那个偶然的刹那,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压抑苦闷,偶然打开 iPod,聆听那些在绝望中呐喊的歌。

我将嘶吼,我将哭泣。

暴风骤雨,不成规律。

但,这就是释放。雨过天晴,一切静谧。烦恼消除,重归祥和。

原来,一直以来,我都在作茧自缚,哪怕生活在束缚自己,在阻挡自己,在按倒自己,扑上来 OOXX,但自己何曾想过松绑、飞跃、发力、有效反抗?我只有混沌,只有模糊生活状态的边界,自以为无迹可寻,便无坚不摧。啊,看来,「絮乌牧人」的名号早已不以为意,却真真的名副其实。

破解之道呼之欲出,个中玄妙凝结为三个字:

放得下。


P.S:

没想到这些简单的释放渠道是如此有效,看来自己的逼格反倒误了自己。当然,这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普通的放松只是破坏,没有建设。自己心中所缺,一样也不会自动补上。要知道创造性活动才能治本,各种手段理应配合使用。

其实还是那句话:感性和理性,两个人格要分裂开,同时成长。

甚至可以给他们两个性别,相依相伴,相恋相爱。

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