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

今天是上班第几天来着?已经不记得了啊。

日记也断了有些日子了,说来可笑,每次自己断断续续的坚持,到了某天信誓旦旦地决心从此要振作要更强大要 balabala,恰恰在第二天就马上半途而废,比先前的磕磕绊绊还不如。看来理性决心和情绪抉择不是那么容易调和的。

种种方法都尝试过了,但这种「治乱循环」就是摆脱不了。其实自己知道,但不愿意常记起的是,我对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免疫力太弱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我的注意力又太易分散。

昨天在知乎上看了 @和菜头 的一个回答,有一个句子甚合我意,大致是说,其实 Web 2.0 时代,我们是被广泛的通知、推送系统给「饲养」了,而这种「饲养」是继超链接、新标签页之后的又一「伟大的进程中断工具」。此言得之,一语道破我的困境本质。其实可以再补充一点:这些「进程中断工具」是一种力量微弱但数量可观的新鲜刺激,往往正是靠着这两个特征,造就了它们「进程中断」的能力。

客观原因就这么多,主观原因更是毋庸讳言:有习惯塑造的缺陷,也有情绪管理的薄弱,尤其是情绪管理,本质上就是七伤拳,伤人先伤己,胜负尚且难料,但向自己开战,伴随的情绪首先就是负面的。其实,每每干扰我预定目标、一步步陷入堕落的只有那么一两种,却是足够让我饱受摧残的心理体验了。麻烦的是,此时此刻我并没有感觉,所以难以描述准确,是啊,体验、感觉这个东西,一旦过了,彼时彼刻彼样心态下的思维也随之消失,反倒觉得一切的发生和结束都是那么匪夷所思,对彼时之愚蠢大惑不解,难免有在和风车搏斗的荒诞感。也恰恰容易在这些正该纠正错误的时候轻敌,错过最佳时机。——我操,写着写着感觉就来了——对,就是这种感觉,要么意识激活水平极低,要么是各种非实体化的杂念充斥在心境之中难以平静。说得形象点,就像是下午五六点,在拥挤的街区,驾驶着一辆永远停不下来的车,满载着各色耍泼无赖的旅客。其本质,如 @简里里 姐姐在科普强迫症的时候提到的那种由于焦虑想法而带来的无意义行为——在我这里,就是逃避,沉沦,无限追逐微量的新鲜刺激。运气好,这种新鲜刺激导向了长阅读——比如遇到 @冷哲 的知乎问答,但这样的情况极其少见;更多的是导向短时间的新鲜刺激,再导向更多的新鲜刺激,不知不觉浪费几个小时、一晚上、一天,而且第二天如果没有上述的奇迹就恶性循环下去。

为什么我内心会突然降低自我意识,而且多出一堆非实体化的杂念呢?追踪时间来看,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饭后。当然,这只能说明自己在这个时间段的自我意识水平最低,或者可能仅仅是因为饭后调整了节奏,显得无事可做——本质上是另一种打断,而且是心满意足的打断——缺乏饥渴感罢了。

什么是破解之道?最容易想到却最被我所忽略的就是干脆断网甚至弃用电脑。当然,自视甚高,对自己自控能力和注意力严重高估的的情况下,我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些「极端方案」。但自己被折磨的时间已经太长太长了,长得自己都无聊疲惫了,应该慎重考虑考虑了。至少每天给自己的电脑使用时间限定一个上限,并不过分,而且,时时刻刻把虚拟生活当做生活全部本来就有问题。

当然,这还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问题。谈到个人修养,就不得不提到一些训练技巧,包括前几天准备试一试的冥想。对这类神秘主义事物的笃信时期已经过去了,但自己既然号称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却从来没有过高峰体验,实在名不副实。冥想这种东西,专注的就是当下的感觉,简化的也是心理的负担,经过反复练习、锻炼,达到不凝滞于物的境界,到时候对分心刺激的免疫力提升,效率必然也相应提升。贪多嚼不烂,以退为进,实现「序破急」的真谛,无为而无不为,正是此法的精髓。

另一破解之道针对自己这种心境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对我这种强迫症变体的直接动机——焦虑感的。这些年的体会是,这些非实体化的杂念,实际上有源头,它们往往是自己想要在这一天完成,但又不是马上要去做的事情。我这个人碎碎念比较多,时不时会蹦出一些无名幻想,于是就在心里面暂且记下,如果是待办事项,还感觉挺有意义,就排好顺位,待会儿来做。这也是贪多嚼不烂的表现,而很多事情越拖越不想做,拖延这个过程又在增加心理负荷,杂念越积越多,导致越来越趋向于急于求成,直到事情全部完成的可能性趋于零,然后崩溃,接着就交出自己自我意识的控制权,破罐破摔。但难道真的在 此时此刻 我就找不出一件自己最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吗?这样的事情,想到了就应该立即去做,只要有一件完成了,自己的意识就难以一溃千里,即使是在饭后。正如我今天,此时此刻,回到家中便立即开始写作,最终拯救了自己,避免了堕落,驱散了焦虑,这就是切身体会。

当然,今天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我在第一时间驱散排解掉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用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

总结一下,客观层面远离分心刺激,极简化生活,主观上「now or never」,第一时间自我沟通。留此存照,按图索骥,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谈自己的意志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