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第九天

习惯既已初步养成,就应适当地增加变数,增强环境适应能力,降低习惯维持成本,更上一个台阶。习惯养成的过程,从机会成本角度来讲可以说是加速增长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如果算上自身心理素质的相应增强(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些成本也并非没有得到应得的收益。今天采取的行动是,不再关灯写作,也无需专注于一个窗口,一方面为了对接真实的写作环境,另一方面也适当提高自己的心智激活水平,根本目的是多动脑筋,毕竟不能一直搞自问自答的个人吐露不是?——文章更多是要写给别人看的,这个过程还需知识性、情感性的输入和加工——至少查阅资料、观察周边、面对自己(的镜像),从而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生成更美妙的结晶。时不我待啊。

回顾一下今天的工作时间。今天大致做了五件事情:

填系统 → 改援建文 → 开小会 → 写项目进展简介 → 收周报

这五件事情,贯穿了整天,中午也没有能够休息。不过,中间我还加入了阅读——很遗憾,今天仍然没有看书,可喜的是,我确实没有刷 SNS 网站,而且有新知:对所谓「温水煮青蛙」和「鸵鸟埋头沙堆」有了更好的理解。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在一起,还是会有些惊讶:从早上9:00到晚上18:00,总共9个小时,平均每件事情花了一个半小时。但是,我很清楚,每件事情花时间的程度是明显不同的,比如收周报,这种事情花的零碎时间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半小时;而也许今天时间花得最多的改援建文章,扪心自问也不会比一个半小时多。那我其他的时间浪费到哪儿去了?在记忆回顾中,最模糊的一段时间是早上9点到10点的这段和下午3点到4点这一段。其他时间可以用打电话和状态转换来解释。而这段时间,正是我意志开始涣散,无事可做的时候。没想到,就这样当时看来并不过分的小堕落,也能积累出这样大的数字。

自责的话不必太多,因为最低目标——不刷任何 SNS 是达到了的。而最高目标:「反刍过往,练习创作,不上任何网站」,一件都没有做到。其实别说那时候,就算现在叫我做,也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创作毕竟是一件累人的事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智高度清醒。一步步来吧——只有这么说了。

其实今天有个最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任务的增多导致这一天的充实感明显增强,下班回来整个人的感觉是大大好于之前几天的。这要从自我决定理论来解释的话,胜任感是一部分(其实做得并不好),更多的是自主感——很多任务确实是我主动去做的,没有人催促。这恐怕是今天心情舒畅的最大原因:一旦发自内心作为使命了,反倒不会觉得是什么负担。除了自己的主动,对 SNS 的戒除也是一个原因。只要停下对网络的沉迷和依恋,认真品味和观察周遭的一切,不愁情绪不能提高,不愁不能集中注意力,也就不愁没有创作素材,没有工作动力。在这次经验中,专注当下和主动行动相互促进,在尝试的第一天就做到这个程度,是要肯定的。目标本身就是完成目标的手段,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

神奇的不止这一件。其实上班时间写研究性文章恰恰是最合适的。今天的节奏很乱,碎片时间应该整合,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要预估用时,多留给自己阅读、思考和创作的时间。道理虽不错,但多次尝试的经验表明,能作这样处理的比例并不多,这就是工作的现实。不过,碎片时间恰好可以用来思考,因为适当有间闲地记忆反而能增强效果;搜集的资料本来就短小精干,集中精力阅读也不会花太长时间;另外工作中又天然拥有一个轻度嘈杂的开放空间,不至于限制想象力。如果我愿意尝试,说不定连长篇论文都写得出来。是啊,付出情感才需要更多专一呢。想象力和思考,无论多么滥用也不为过。

总结今天,得出的经验是:少上网,多主动,busy-think,idle-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