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第七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事实上,今天在简书上看到某兄阐发的更形象的描述方法:当你是篮球里的一只虫子,你会以为这个篮球就是整个世界。当然了,古人有所谓「井底之蛙」 的典故,甚至先贤柏拉图就有著名的「洞穴喻」,延绵至今的思辨和探索不知早已深入到何方。只是我,一个在历史中微弱地不知道算不算根葱的小子,今天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种教训:只要听从了无意识的花言巧语,而不知道换个节奏会是什么样的时候,我真的以为,什么时候写,这个世界,我的内心世界,还是一样的。此谬矣。

放弃坚持的任何一条自以为是的道路,都不会比那一时的不痛快要好多少。事后感受到的却是蚍蜉撼树的无力,又有泪水噙在眼眶,心中隐隐一绞——何苦来呢?

写作是我入夜的钥匙,此说应为一谶。

SDT 新知

这几天出镜率颇高的源自心理学家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简称 SDT),在我去年复习考研的时候多次记忆,那时候只觉得更像是意识形态心理学,一会儿自由啊,一会儿个体啊,一会儿内在的,的确容易和政治概念搅在一起,不知不觉带上有色眼镜。不过在阳志平老师的再三科普中,似懂非懂地也渐渐建立起对 SDT 的新认识、新实践。然而问题也出现了,靠别人科普而来的信息,往往经过自己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记忆再组织,经思维中的 N 道贩子筛过之后就极易对真相产生偏离和曲解。今天看了看维基百科上自我决定论的词条,对这个理论才有了一些更好的认识。

  • 自我决定论是一种动机和人格理论。而该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强调内在动机的决定性作用,外在动机都要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才能起作用。这算是唤起了原来的记忆,加深了认识。

  • 内在动机的三大维度是:

    1. 胜任感(Competence)
    2. 归属感(Relatedness)
    3. 自主感(Autonomy)

    针对第一个「胜任感」,这里我犯的最大错误在于把胜任感夸张为成就感了,以此被动、无目的地寻求所谓成就感的激励物。事实上,胜任的第一步,就是有一个预定的清晰目标,且结果在目标的预料之中,核心是有一种对自己发展趋势的掌控感。

    归属感,需要的是更多的 connections。以前有文,要在社区里建立更多连接,贡献价值是最核心的要点。

    另外对于自主感,要从英文单词来准确理解。事实上就是自治,所谓自主是「独立自主」,不是自绝于他人,而是充当自己行为发起的原因。

对阳志平老师的《关掉电视,自我选择》也有过于草率的评价。文中谈到,人在多重忙碌和身不由己的一天消耗之后,心智水平降得非常低,意志力当然也就低,这种身心俱疲导致我们对电视节目的依赖,也许对缓解身体疲劳有效,但对于恢复心智回归自我却是于事无补。「关掉电视,连线世界」,和 SDT 紧密相关,其目的是要告诉我们,要恢复心智,恰恰应该做自我选择的自我损耗任务,从理论上推导就是要增加自己的自主感。显而易见,这同时也增加了归属感,因为你找到了你内心所希望成为的那些人,聆听他们的思想、经验和美好生活;这同时还增加了胜任感,因为你短短十多分钟的陶醉欣赏,却如愿以偿甚至超预期地得到了新知。

的确,梨子是什么味道,只有尝过才说得清楚,一手文献重要,亲自动手也重要。而还在这些启发之上的,是我在做决定、创享生活的时候,同我现在写作一样,要减少心理噪音,特别是哪些短期内无意识想要的东西,「先等再作决定,就一会儿,咱们想想此时此刻最想要的是什么好吗,好好想想」。

721

事实上这周已经开始意识到,仅仅这样下去(只是不停地记日记),总方针并不能帮助我完全振作和重生。这个道理阳明先生说得很透了,昨天对他的引用即是明证。勿忘初心,我记日记的目的之一的确是整理思维,恢复写作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对我一天的笑泪喜悲进行记录,从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为活得更精彩更幸福而良性循环下去。这一周的日记,更多是对当日的碎片思考展开,或是对自己总方针执行情况的追踪,不但看不到生活的轨迹,也没有对自己无意识的敏感意识的理智双双敞开怀抱,生活依然无趣,前景并不乐观。

想想逃出自己的躯壳来观察自己,想想剥离自己的女儿心和自己对话,想想思考和研究那些深刻的话题……其实,如果想太多,对总方针是有损害的,一晚上的时间也做不了这么多,而真正的问题恐怕是我上、下班状态的过于割裂吧。

回顾上周,截至目前,下班后的状态基本在总方针的控制之下,而上班时间,却依然是我行我素如行尸走肉的,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自己在上班时段是把无意识顶在外面雨打风吹,意识则畏畏缩缩躲在里边逃避锻炼,两者都不能发挥最大效能,本末倒置了。此外,如果从时间分配的「721」法则来指导生活,我工作所占的70%的时间都在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不但对工作无益,对自己兴趣的发展和生活的美好也无益,这不是另一种本末倒置?

从明天起,刚好是写作坚持一周的时间,所以也应该开始实质性地加加量,如阳明先生言,要「省察克治」了。工作时间一律不得上 SNS(QQ 除外,但不能上空间),只有中午可以读读互联网上的长文,其他时间则扩展总方针,可看 TED,可读书,可写作,目的是把上班的时空也拉回到现实中来,当然,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各种现实。

格拉德威尔

刚才看过一期 TED,是大名鼎鼎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演讲,核心主题是,「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虽然此君最近被科学界吐槽攻击不少,但老实说此前我并没有看过他的任意一本书,不好评价,今天看了视频,不得不佩服他讲故事的能力,而这的确值得学习。他先是准确地用三言两语的外貌描写引出主人公:「这么高」(比划),圆圆的,60多岁,带着大大的眼镜,头发稀疏灰白,但很有活力,喜欢这个,那个和那个,是个精神物理学家(这其中他的描述都尽量插科打诨地引出自己的经历来和感受来赢得共鸣)。接下来讲述这位老先生对「最好的意粉酱」的探索之旅。这其中先貌似不相干地提到他为百事寻找最合适甜度的轻怡的故事,有了初步的思考:不应寻找一种最完美的百事,而要找的是多种最完美的百事。后来他为某酱料公司寻找最受欢迎的酱料,经过细致到极点的变量控制,最后的测试数据告诉他,人们想要的绝非他们真正需要的,甚至是他们完全忽略的,或者是和表面期望截然相反的产品特征(人们都说要浓郁的黑咖啡,实际上数据显示人们更喜欢奶味儿的淡咖啡)。每类人都有他们所喜欢的类型,找到这种分门别类的最优解,就能引发巨大成功。小伙子又用一则广告对比我们过去代表性的对产品需求和质量的理解——一定有一个迎合每一个人共性的、最好的配比;而今,是要用多样战胜经典。

TED 短短一期的演讲,就可以让我们想很多,光是素材积累,就可以大大丰富精神世界,为它添砖、增彩。带来的启发和情感共鸣,也能更好地锻炼写作人的「双重人格」。今天也就草草在这里收尾,想想今后的路子,应该怎么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有趣吧。